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声乐系成立于2000年是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中专注于声乐教学与研究的院系,主要培养声乐演唱教学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专业实践背景丰富的优秀教师队伍。有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也有中国流行歌曲十大歌手。
专业设置: 通常涵盖美声、民族、流行等演唱方向。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程有声乐演唱,同时开设声乐艺术指导、意大利语语音等语言课程以及形体表演、合唱等辅助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师资力量: 声乐系拥有一批专业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部分教师还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两人,具有国外留学和学习经历的占50%。
教学成果:声乐系成绩斐然,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声乐比赛中屡获佳绩。如优秀学生代表王雨辰在大阪国际艺术节高等院校学生组声乐比赛获得银奖,潘雨薇和汪子涵在第七届意大利乌尔巴尼亚国际声乐比赛分别获得咏叹调组二等奖和艺术歌曲组三等奖,张烁在第三届亚洲国际声乐节辽宁选拔赛国际歌剧女声组获得金奖,在总共十届的“星光校园”辽宁省大学生声乐专业比赛中,有80多名学生获得从特等奖到三等奖的不同奖项。同时,为国内外知名音乐院校和文艺团体输送了大量人才。
优秀毕业生:

白旭:副研究馆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理事,辽宁省合唱协会副秘书长,沈阳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合唱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现任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副主任(正高级)。曾获全国第十届、第十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辽宁赛区美声唱法二等奖,被沈阳市文联授予“优秀艺术新人”荣誉称号,个人演唱作品《西出阳关》获辽宁省第七届“群星奖”银奖。原唱作品《师傅》《石油工人的老棉袄》等均为反映老工业基地工人风貌的艺术歌曲,《师傅》被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收入《放歌沈阳》专辑。作曲的吉它与钢琴《溶》获第八届辽宁省少数民族调演金奖。

李光:2008届毕业生。CCTV《星光大道》2016年度总冠军,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特邀歌手。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艺术团签约歌手。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特邀歌手,与李谷一、关牧村等老艺术家合唱《难忘今宵》;2017年CCTV音乐频道“元宵晚会”与耿莲凤老师合唱《回家吃饭》;CCTV综艺频道《天天把歌唱》嘉宾。
艺术实践:声乐系注重实践,常组织学生参与音乐会等演出活动,如我院成立的合唱团,多次参加省内外的重大演出。
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是连接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重要纽带,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具有关键作用。目前,声乐系已经与沈阳市合唱协会建立了多元化的实习基地,覆盖美声、民族、流行等多个演唱方向,满足不同学生的实践需求,实习岗位从单一演唱扩展到教学辅导、合唱排练等。

声乐系实习基地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需进一步以“提质、拓面、增效”为目标,深化校企协同,让基地成为学生成长的练兵场、人才输送的直通车,为声乐行业培养更多兼具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